譚云與他資助的學生合影。清遠英德供電局供圖
“您對我的資助,給了我前行的力量……”這是廣東電網(wǎng)公司清遠英德供電局員工譚云家書柜上許多感謝信件中一封的開頭,信寫了足足4頁紙。
譚云曾多次獲得該局先進工作者、優(yōu)秀共產黨員和清遠市助人為樂道德模范等榮譽。2001年起,他通過中國青少年基金會參與希望工程活動,與困難學生結對幫扶,20年來共計資助了36名困難學生,陪伴他們走出“寒冬”,重燃對生活的希望。
也曾受助于人,如今堅持助學
譚云出生在湖北的一個貧困家庭,讀書期間曾受親戚、朋友和老師的多年資助。當時他就下定決心,好好讀書、努力工作,以后回饋社會,幫助像自己一樣讀書困難的孩子。
2000年5月,譚云加入中國共產黨,此前他對困難學生也有零星幫助,但他覺得自己做得還不夠,“身為黨員,我應該挑起更重的擔子?!?/p>
2001年3月,他通過中國青少年發(fā)展基金會,與湖北長陽土家族自治縣的貧困學生小鄧結對,開始了長達20年的資助道路。除了助學,2008年譚云還參加了對英德大洞鎮(zhèn)貧困家庭的“一對一”幫扶,幫助一名患病的貧困戶聯(lián)系醫(yī)院并資助其到英德治療,同時為另一名種植竹筍的貧困戶資助肥料款。通過3年的幫扶,由他幫扶的兩名貧困戶順利脫貧?!拔沂且幻h員,是國家和人民培養(yǎng)了我,我也要盡自己最大努力幫助別人?!?/p>
讓“受助者”成為“施助者”
在資助的數(shù)名孤兒中,譚云印象最深刻的是一個小姑娘。
“前期接觸小張時,她對我們非常排斥,認為世界上不會有那么好的人?!弊T云說,小張早年家里遭遇變故成了孤兒,性格變得內向和自卑,十分排斥外界幫助。
盡管受到挫折,但譚云沒有放棄,經常帶上家人或朋友到小張家和學校探望,為她帶去生活和學習用品,解決她遇到的問題。多次接觸后,小張慢慢接受了譚云的幫助,性格也開朗起來。
受譚云的影響,小張從“受助者”慢慢成為“施助者”。
譚云資助的另一位貧困學生小童,父親是一名盲人,母親意外去世,家里沒有經濟來源,全靠親友資助。可能因為從小缺少家庭溫暖,小童性格孤僻,臉上從未出現(xiàn)過笑容。在得知小童的情況后,小張主動請纓,利用周末時間與譚云前往小童家中,開導這位與自己有相似經歷的姑娘。
之后只要有時間,小張都會跟著譚云去探望困難家庭?!笆亲T大叔給了我新的希望和人生,我也要將這份愛心傳遞下去。”小張說。
愛心一個接一個地傳遞下去
人多才能力量大。譚云深知,光靠一個人的力量是有限的,必須聯(lián)合更多的人才能幫助到更多的貧困學生。
2019年,譚云報名研讀暨南大學工商管理碩士時結識了一幫同學和老師,得知譚云正在從事的公益活動,不少人被他的行為所感動。同年11月,譚云和28名暨南大學同學一起成立了定點資助資金,每年募集3.9萬元,對四川省涼山彝族自治州昭覺縣11名困難學生開展長期捐資助學。2020年,譚云被選定為暨海慈善基金會理事,在他的帶領下,基金會集合了24個愛心單位以及272位愛心人士,為鄉(xiāng)村教師提供專業(yè)培訓課程,資助貧困地區(qū)改善基礎教育設施,資助貧困學生完成學業(yè)等,并為抗擊新冠肺炎疫情、從化貧困青少年助學活動等5個專項慈善項目進行了捐款和志愿服務。 (李曉怡 周曉)
評論