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國人民銀行近期推出的碳減排支持工具備受各方關注。有觀點認為,碳減排支持工具利率為1.75%,低于同期限的中期借貸便利(MLF)利率,因此是“變相降息”。此前市場預期,碳減排支持工具操作總量可能會達到萬億元規(guī)模,相當于一次全面降準釋放的資金總量,因此也有人說這是“變相降準”。應該說,這是對碳減排支持工具的誤讀。
金融助力實現碳達峰、碳中和目標大有可為,強化對金融機構的引導,加大對碳減排的金融支持十分重要。正因如此,今年的《政府工作報告》提出,實施金融支持綠色低碳發(fā)展專項政策,設立碳減排支持工具。
碳減排支持工具并非“大水漫灌”,而是要將資金用在刀刃上。從央行公布的信息來看,碳減排支持工具不僅沒有設定資金總量“天花板”,而且初期覆蓋面突出“小而精”,重點支持正處于發(fā)展起步階段,但促進碳減排的空間較大,給予一定的金融支持可以帶來顯著碳減排效應的行業(yè)。更重要的是,區(qū)別于傳統(tǒng)數量型貨幣政策工具,碳減排支持工具為結構性貨幣政策工具,精準性和直達性高,采取“先貸后借”的直達機制,支持金融機構向碳減排重點領域內的相關企業(yè)發(fā)放符合條件的碳減排貸款,起到精準引導金融支持綠色發(fā)展的作用。同時,并非所有金融機構都能獲得相關資金支持。目前,碳減排支持工具的發(fā)放對象暫定為全國性金融機構,引導這些規(guī)模較大、業(yè)務基礎較牢、風險管理能力較強的金融機構先“打樣”,起到示范引領作用。
金融機構享受碳減排支持工具的“低價”也并非沒有門檻。這一工具并不是“貸出去多少就給多少資金”,而是明確對金融機構發(fā)放的碳減排貸款,按貸款本金的60%提供資金支持。此外,更有明確的期限限制——期限1年、可展期2次。為保障落地生效,碳減排支持工具還配套了多層次的信息披露、監(jiān)督和核驗機制。一方面,金融機構申請?zhí)紲p排支持工具時,要提供碳減排項目相關貸款的碳減排數據,并承諾對公眾披露相關信息。另一方面,金融機構獲得工具支持后,按季披露碳減排領域、項目數量、貸款金額和加權平均利率以及碳減排數據等信息。央行將會同相關部門,通過委托第三方專業(yè)機構核查等多種方式,核實驗證信息披露的真實性。
由此可見,碳減排支持工具不是變相寬松,而是通盤審慎考量后推出的創(chuàng)新型結構性貨幣政策工具。這一工具落地生效,將有效提升政策傳導效率,以減少碳排放為導向,重點支持清潔能源、節(jié)能環(huán)保和碳減排技術三個碳減排領域,為碳減排項目提供低成本的發(fā)展資金。更重要的是,碳減排支持工具落地生效,能有效發(fā)揮政策引導作用,引導金融機構和企業(yè)更好認識綠色轉型的重要意義,向公眾倡導綠色低碳生活、循環(huán)經濟理念,鼓勵社會投融資向綠色低碳領域傾斜,助力實現碳達峰、碳中和目標。(金觀平)
評論